
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了GB/T 12624-2009《手部防护 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》和GB 4806.7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》,对家用手套外观、规格尺寸、拉伸性能、耐老化性能、耐摩擦性能、抗穿透性能、安全要求等7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。


NO.2 规范标准的必要性
现行的家用手套行业标准为2011年3月实施的HG/T2888-2010《橡胶家用手套》,当时手套多为橡胶类产品且种类较少,通过近十年的社会经济创新性和多样化的发展,聚氯乙烯家用手套生产工艺成熟,市场份额逐渐增大,产品品种多样化。
聚氯乙烯家用手套佩戴时直接与人体(手)接触,使用时可能会接触贴身衣物、餐具、食材等,与人们的健康直接相关,因此,聚氯乙烯家用手套必须执行严格的产品标准,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、健康。目前聚氯乙烯家用手套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,产品大多执行的是企业标准,其规定的要求和检验方法存在差异,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缺乏统一的标准。

对透浆、发粘、破损、气泡、杂质、色差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逐条规定,较之老标准更具体、细致。
标准制定时,根据GB/T 16252-1996 《成年人手部型号》的手部型号设置,考虑了未成年人(儿童)手型和加大手型,因此分别往两端延伸一码,将手套的尺寸分为6(XS)、7(S)、8(M)、9(L)、10(XL)5档,阿拉伯数字代表手套对应手部的英寸掌围(1英寸约等于25.4 mm)。掌宽分档界值参考手部掌围,并结合手套的厚度和弹性制定,衬里浸塑手套的厚度较厚,且内衬的存在限制了其弹性,因此掌宽分档界值稍大,使手套容易穿戴、脱卸。聚氯乙烯家用手套经过多年对亚洲人手形分析得到并制作的模型,更符合中国人的实际应用。
按照GB/T 1040.3-2006《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: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》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测试,衬里固定手套、绒里手套和光里手套的拉伸强度应大于等于5.5 MPa,断裂拉伸应变应大于等于300%。
热塑性塑料通常选取的温度上限应低于软化点,温度下限比实际使用温度高约20℃~40℃。聚氯乙烯(PVC)的软化点约75℃~80℃,聚氯乙烯家用手套使用温度一般不会超过30℃。标准按GB/T 7141规定的方法进行老化试验,暴露温度70℃±2℃,时间96h±1h,要求产品的拉伸强度保留率≥85%,断裂拉伸应变保留率≥85%。
聚氯乙烯家用手套(除衬里浸塑手套外)具有优良的弹性,摩擦测试时试样不断随着磨料发生扯动,导致试样被撕破而不是被磨破,所以不适合耐摩擦性能测试,相反,衬里浸塑手套由于厚度较厚且弹性较小,所以适合耐摩擦性能测试。衬里浸塑家用手套注重穿戴舒适感和灵活性,相对于防护手套更加轻薄柔软,因此摩擦性能等级要求达到3级即可,也就是摩擦次数不低于2000。
抗穿透性能通俗地讲就是手套是否漏水。导致手套漏水的原因较多,比如材料存在孔隙、接缝、针孔等。手套漏水,即失去了基本的防护功能。在手套内注入水,如果手套表面出现渗水,即表明手套漏水。
标准按照手套的安全要求分为A类和B类。可用于食品接触的手套应符合A类要求,非食品接触用手套应符合B类要求。
可用于食品接触的手套要求色泽正常,无异臭、不洁物,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应无浑浊、沉淀、异臭等感官性劣变
对直接接触食品用手套,应标注“食品接触”的字样或类似的字样。
新标准由于国际上先进标准中没有同类标准。该标准水平为国内先进水平。

按工艺和衬里的不同分为4类:衬里浸塑手套;衬里固定手套;绒里手套;光里手套。
按安全性分为:A类可用于接触食品的手套、B类用于家居清洁、洗涤、卫生等非食品接触的手套。
让我们通过wahoo系列家用手套来了解具体分类。

山至高处人为峰
兰浪团队一定会长风破浪
不负衷心 不负信任